洋薊提取物
【產(chǎn)品名稱】:洋薊提取物
【英文名稱】:Artichoke Extract
【主要規(guī)格】:10:1
【提取來源】: 朝鮮薊提取物
【檢測方法】:TLC
【產(chǎn)品外觀】:棕黃色粉末
洋薊(拼音:yang jì 。學(xué)名:Cynara scolymus,英語:Artichoke),又名食托菜薊、菜薊、朝鮮薊,是一種在地中海沿岸生長的菊科菜薊屬植物,香港一般按其意大利語音譯作雅枝竹或亞枝竹。它的花蕾可以用來煮菜,最初經(jīng)由意大利料理而傳入華人社會。現(xiàn)在在中國大陸的上海、浙江、湖南、北京、云南、陜西省、山東省等地均有分布。
菜薊 多年生草本,高達2m。莖直立,粗壯,有條棱,上部分枝,全部莖枝被稠密的蛛絲狀毛或毛變稀疏。葉大形,基生葉蓮座狀;下部莖葉全部長橢圓形或?qū)捙樞危L約1m,寬約50cm,二回羽狀全裂,下部漸窄,有長柄;中部葉及上部莖葉漸小,無柄或沿莖稍下延,最上部及頭狀花序下部的葉長橢圓形或線形,長達5cm;全部葉的上面綠色,無毛,下面灰白色,被稠密或稀疏的絨毛,二回裂片先端或葉先端無長硬針刺。頭狀花序極大,生分枝尖部;總苞片多層,硬革質(zhì),幾無毛,中外層總苞片先端漸尖,但不成長硬針刺,內(nèi)層總苞片先端有硬膜質(zhì)的附片;小花紫紅色,花冠長約4.5cm,細管部長約2.8cm,檐部長約1.7cm,花冠列片長約9mm。瘦果長橢圓形,4棱,先端截形;冠毛白色,多層,長約3.6cm,呈剛毛羽毛狀,向先端漸細,基部聯(lián)合成環(huán),整體脫落。花期6-7月。
外觀:粉末疏松、無結(jié)塊,無肉眼可見雜質(zhì)。
顏色:具有該產(chǎn)品固有的色澤,且均勻一致
溶解度:≥98%
粒度:80-120目
水分:≤6%
菌落總數(shù):<1000
沙門氏菌:無
大腸桿菌:無
朝鮮薊花球可食部含有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, 蛋白質(zhì)、鈣磷含量較高, 此外還含有較多的菊糖( 根中含量較高) 。洋薊酸、綠原酸等多酚、黃酮類等功能性化合物, 不僅存在于花球中, 葉片中含量更高。